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法官谢奎——亲情在左,法治在右
作者:研究室  发布时间:2019-01-26 17:44:25 打印 字号: | |
  伴随着悠远嘹亮的鸟鸣,或提笔研墨,或品味书香,或强身健体,在工作正式开始之前花些许时间用来陶冶情操,让自己静下心来,已成为谢奎法官坚持多年的一个习惯。“像写字、作画、阅读、打拳这些爱好,在每天上班之前做,可以为这一天的工作铺下一个基调。”

   谢奎法官是崇州法院少年家事审判庭的庭长,在此之前他审过刑事案子,也审过种类繁多的民事案子,更早之前,他是一名中学老师。

   人民教师的这段经历使得他在接待当事人时,会更为留心关注当事人细小的一言一行,并结合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

   “我接待过的当事人、审过的家事案件里,闪婚闪离、冲动离婚,或因一方出轨而起诉离婚的不占少数。这些父母亲在家里吵闹的同时,其实也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许多影响。”为此,谢奎法官结合“杨婷工作室”进校园、进社区的工作,起草了《离婚案件未成年人心理特征告知书》,并向每位前来起诉离婚的当事人双方发放。

   “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把人的成长划分为八个阶段。而12-20岁这个阶段的主要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也就是说,青少年成长阶段,和谐稳定的家庭婚姻关系是十分关键的。这也是发放《告知书》的初衷。”谢奎法官如是说道。

   在2017年11月西南民族大学举办的“家事审判改革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谢奎法官以《家事审判改革促进“家庭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思考》为题作了交流发言,得到了现场来自四川心理咨询师协会的工作人员响应。这次交流在谢奎法官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随后,谢奎法官多次与四川心理咨询师协会进行学习交流,从心理辅导入手探索家事审判改革新路径。今年3月,崇州法院正式与四川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家事调解中引入案件当事人心理疏导、风险评测与评估、心理干预等体系,为少年家事审判改革工作的推进提供有力心理疏导和正向心理干预服务。

   说到这里,你可能以为谢奎法官是一名心里只有工作,生活索然无味的人,然而并非如此。

    谢奎法官平日有很多爱好,闲散时间看看书,写写字,偶尔吟诗三四,舞墨八九。时间充裕,还会换上一身轻便的服装,打打篮球,练练太极拳。 去年成都中院举办了第一届“开拓杯”职工篮球赛上,谢奎法官本是崇州法院几名大将之一,却在开赛前的训练中不幸受伤,只能抱憾弃权,却也在工作岗位为崇州法院加油喝彩。

   谢奎法官坚信,对生活充满热爱,工作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责任编辑:研究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