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出重拳,不获全胜不收兵,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终于迎来致胜的关键阶段,崇州法院正把握着这最后的紧要关头积极开展扫黑除恶的工作,而在这即将到来的“获全胜”的大好未来面前,站立的是我们三年坚持战斗,不断“亮利剑”“出重拳”的扫黑除恶斗士,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扫黑除恶之人物篇(二)。
以下来自崇州法院刑庭书记员向英菊的讲述:
自2018年全国法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崇州法院刑事审判庭共审结4件涉恶案件,而我则有幸参与了其中3件案件的审理。如今,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即将全面收官,回望自己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繁琐、忙碌而又充满幸福感。
刑庭书记员:
法院书记员的升级版!
提起书记员,很多人会浮现出身着制服、扎着马尾辫坐在审判台前记录的场景。没错,这确实是书记员的日常工作,但并不是全部,甚至都算不上是主要工作。一名合格的书记员,不仅要练好眼疾、耳聪、手快,还要会沟通、勤跑腿、善整理,不仅要服务好法官办案,更要处理好各种程序性事务,确保每一个卷宗都完整规范、不出纰漏。如果说书记员的工作都是很繁琐的,那么刑庭书记员则是更快节奏的繁琐,而承担着扫黑除恶案件工作的书记员更是难度升级的繁琐。
在扫黑除恶的案件当中,因为案情重大、程序复杂,既要将事情做到更快更好,又要严格按规范流程,对接到案子的书记员来说无疑是一项相当大的考验。
于是乎,这样的画面几乎充斥着每一天的工作:送达文书,联系看守所、公诉人、律师,校印文书,整理卷宗……这些平时很快就能完成的工作,在这个时候却需要花费好几倍的时间来做。
因涉恶案件被告人及律师人数众多,被告人又羁押在不同的看守所,需多方协调一致才能确定最终的开庭时间。我清晰地记得,为了协调一起案件开庭时间,从早上开始便打了无数个电话,直至晚上才将相关事宜联络妥善;为全面梳理案情,法官在庭审中多次组织双方对民事赔偿部分进行调解,直到晚上10点才把一个庭开完;为了确保判决书规范无误,曾在经过3次长达20多个小时的开庭审理后,又对着长达64页的判决书仔细校对,让本来就近视的眼睛再次增加了度数。在完成这一系列的事情后,紧接着就是奔波于检察院和各个看守所之间,完成判决书的送达,常常踏着晨光出门、披星戴月而归……
虽然繁琐,却从不埋怨;虽然劳累,却从不懈怠。这,应该就是一名刑庭书记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抗疫审判两不误:
做一名乘风破浪的崇法人!
崇法惟民、博学慎断,崇州法院的院训一直深深影响着我,让我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光荣职责,在任何时刻都要成为一名乘风破浪的崇法人。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刑事审判工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书记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提押被告人到庭开庭时也多次遇到波折。
一次,因需外提一名被告人到庭,按照以往只需法警拿提票及证件到看守所将被告人带回法院即可,而那次却变得异常困难。由于防疫管控,按照规定的流程办理相关手续后,涉黑恶案件被告人虽可以外提,但开庭结束后需送至另一看守所隔离过渡14日后再送回至原羁押看守所。但在与看守所沟通时却出现了种种差错,最终兜兜转转跑了一天,最终在上级单位的协调帮助下,才得到确认的信息,并把被告人安全送回去。
参与涉恶案件的审理,对我来说不可谓不幸运。虽然在处理案件中工作量比平时增加了好几倍,加班也是常态,因为通过这几起涉恶案件,全面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也让自己有幸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记员的岗位虽平凡,却要求严谨、细致、负责,再小的事情也容不得一丝懈怠。作为刑庭的一名“老”书记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按照规定尽全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感到无比自豪。未来,或许我会换到其他庭室锻炼,抑或仍然从事刑事审判工作,但无论在什么岗位,我都将会用更加饱满的热情,认认真真办好每一起案件,以“小我”之力量,成就“大我”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