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人,你能听见声音吗?
你对网上开庭有异议吗?”
“证人,你能顺利进入网上开庭系统吗?”
4月7日,随着法槌声响起,崇州法院在本轮疫情期间辩护人、证人在“云端”参加刑事庭审的第一案正式开启,本案通过成都法院蓉易诉电子诉讼平台公开进行审理,该案由崇州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易凌波承办。因疫情原因,庭前辩护人和证人告知法官不能参加庭审,承办法官迅速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办案方式,决定启用网上开庭系统,辩护人和其中一名证人在线上参加庭审,公诉人和受害人、其他证人在线下参加庭审,确保了线上线下无缝对接,极大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庭前,承办法官与辩护人、证人充分沟通,耐心讲解“成法智审”系统操作流程,技术人员从系统保障、网络保障、可能发生突发技术障碍等提前预判,做好了充足准备。
本案被告人黄某对公诉机关指控诈骗31万的犯罪事实拒不认罪,认为受害人刘某转给自己的一笔28万元系借款, 另外一笔转给自己的3万元已帮助受害人刘某归还了网络游戏债务。控辩双方对指控被告人黄某犯诈骗罪的事实存在很大争议。为查明案件事实,公诉机关申请两名证人和一名受害人出庭作证。受害人刘某及证人左某线下作证、证人辜某线上作证,三名人证在接受了控辩双方的询问后,审判长决定启动对质程序,引导证人与被告人、受害人与被告人之间就核心争议点进行了对质,通过多轮对质,为合议庭就争议事实形成心证提供了重要参考。因案情疑难复杂,合议庭决定择日进行宣判。
此次庭审邀请了四川大学法学院马静华教授以及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民族学院的部分学生参加旁听。马静华教授表示,庭审中法官指挥有力,应变及时,引导双方进行对质时机适当,对质效果明显,展现合议庭成员良好庭审驾驭能力,同时线上庭审画面清晰,语音流畅,充分保障了线上辩护人、证人的各项诉讼权利,整个庭审非常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