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徐尔旻院长应邀为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培训班授课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2 10:10:36 打印 字号: | |

12月16日,崇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尓旻受邀为“2022年全省法院信息化工作培训班”授课,就打造数字法庭相关内容作先进案例分享。

徐尓旻院长介绍了数字法庭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必要性,指出,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是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的重要平台,也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崇州法院按照“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的原则,在借鉴外地法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具体实际,在街子旅游环保法庭具体开展试点改革,实现了古镇旅游特色审判、环境资源审判、基层治理与智慧法院建设的有机融合。

具体做法

强化基础保障,为多元解纷增添动力

一是争取政策支持。被省法院确定为试点法院后,崇州法院旋即行动推动市委深改委出台《关于建设“数字法庭”提升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施方案》,将改革工作纳入全崇州市进行部署,为后期法庭基础建设、部门联动等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软硬件保障。将法庭专网带宽从50M提升到了300M,互联网带宽从300M提升到1000M,实现法庭内无线AP全覆盖。升级法庭诉服大厅为法律服务“大超市”,完善自助立案、扫描打印等便民服务设施,实时衔接一体化办公办案平台、智能庭审、在线调解等6个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完善线上平台建设,解锁全流程“平台+智能”司法办案模式。

三是加强人才保障。精选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和具备刑事、民事交叉审判经验的2名员额法官及4名审辅人员构建审判团队,平均年龄28.5岁,确保团队活力与创造力。选派作风正、有能力、有热情的当地乡贤担任“崇法说理员”,协助开展多元调解、司法释明、执行监督等工作,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探索应用场景,为基层治理打开新思路

一是打造数字法庭驿站,提升纠纷化解便利性。在文井江镇设立全省首个“数字法庭驿站”,解决偏远地区群众办事远、成本高、不方便等问题。借助在线诉讼优势,建立融合商会调解、乡贤调解、律师调解等多元化解和分层过滤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纠纷治理大格局。优选24名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担任“智诉辅导员”,解决部分群众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二是深耕地域特色,提升纠纷化解针对性。将古镇文化景观保护理念融入审判,科学制定旅游纠纷案件处置流程,通过提前介入受理、判前分析、案例解说等方式,助力重大旅游纠纷案件快化解、矛盾快消除。联合崇州市文旅局设立旅游纠纷行政调解委员会,构建“属地联络员前端调解、文旅局中端调处、法院后端指导”的工作模式,为群众提供针对性、全方位、数字化的旅游纠纷多元化解服务。

三是优化业务流程机制,提升纠纷化解时效性。以“数字法庭”智能服务,构建案件快速处理、纠纷联动化解、随案宣传说法、诉服便捷智能的人民法庭工作新模式,形成“诉讼咨询—调解指导—网上诉服”前端快速处置机制,畅通线上线下司法确认通道、案件快速识别办理机制,纠纷分层递进化解、全流程高效衔接。

四是发挥专业审判优势,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将智能科技、古镇旅游特色文化与基层治理实际需求深度融合,根据环境资源案件的审理特点,依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推进审判工作高效化、精细化、智能化。构建与濒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康养旅游相适应的司法服务体系,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注重环境资源修复,依法保护农用地、生态环境安全,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


 
责任编辑:审管办(研究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