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崇州法院隆兴法庭通过调解方式圆满化解了一起因土地经营权出租引发的纠纷,帮助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收回耕地37.25亩。
2014年10月1日,某村民小组与黄某签订了一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合同约定黄某租赁村民小组的耕地37.25亩,租赁期限为30年。
但从2022年10月起,黄某就未按约支付租金,拖欠租金30000元。村民小组因此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要求黄某支付欠付的租金并返还土地。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了解到涉案的耕地位于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村也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因疏于管理,黄某租赁的耕地内荒草丛生,部分土地已荒芜,且黄某无力继续投入资金。
为妥善化解纠纷,承办法官代建多次到现场走访调查,积极组织双方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解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黄某返还村民小组土地37.25亩;黄某将租赁耕地上种植的树木一并交付给村民小组,用于抵偿其拖欠的租金;村民委员会另外支付黄某10000元,用于解除合同后的补偿。
纠纷妥善化解后,当事人向隆兴法庭送来锦旗以表感谢。
2022年5月以来,崇州法院隆兴法庭办理涉土地纠纷45件,帮助收回耕地和撂荒地400余亩,持续强化耕地保护,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