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街子旅游环保法庭:数字+创新,打造基层智慧治理新场景
作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14 15:17:41 打印 字号: | |

近年来,崇州法院内外挖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街子环保旅游法庭开展全省首个“数字法庭”试点,将专业化审判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1月,街子旅游环保法庭入选成都中院第二批“枫桥式人民法庭”。

智能+司法:纠纷解决更便捷

为方便当事人,崇州法院在街子旅游环保法庭试点“数字法庭”,并在较偏远的文井江镇设立成都市首个“数字法庭驿站”,将解纷场所搬到当事人“家门口”。同时,深化无纸化审判改革,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实时衔接一体化办公办案平台、智能庭审、在线调解等6个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在“数字法庭”和“数字驿站”充分释放数字红利。

为解决当事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崇州法院从当地村(社区)干部、网格员中优选了24名“智诉辅导员”“崇法说理员”,负责辅导当事人在驿站使用智能设备完成网上立案、线上调解、远程开庭等。

“确实很方便,打官司不用跑那么远,走几步路就到了。有工作人员指导,就算不会使用这些智能设备,也能顺利开庭”,一名在“数字法庭驿站”开完庭的当事人激动地说。

专业+改革:环资保护更全面

街子旅游环保法庭与环境资源审判庭合署办公,集中审理大邑、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四地的环境资源类案件,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司法保护职责。

为进一步夯实专业化审判基础,崇州法院精选具备刑事、民事交叉审判经验、熟悉环境资源专业知识的2名员额法官及5名审辅人员,在街子旅游环保法庭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街子旅游环保法庭连续5年结案率98%以上,张某等人非法捕捞水产品案获评全国首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邹某某水污染违法行为执行案入选2021年全省法院典型案例。

在做实做优审判业务的同时,崇州法院还积极开展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创新。首创“1+N+4R”司法修复模式,建立三大生态修复教育基地,构建高山、平坝、水域多元化、菜单式修复体系。至今已累计恢复耕种农田87.75亩,补种树木4000余株,回填土地14余万立方米,人工投放各类鱼苗4万余尾。2022年,审理的成都首例购买碳汇替代修复案,被人民法院报宣传报道。

智能+司法:纠纷解决更便捷

此外,街子旅游环保法庭还致力于普法宣传,提升辖区群众法治意识。

“大爷,了解一下野生动植物,一起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当天,街子旅游环保法庭干警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街子旅游环保法庭依托“豌豆荚·杨婷工作室”,线上线下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工作室成员同时担任辖区内法治指导员、法治副校长,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通过“问需坐诊”式普法,服务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同时,所在支部与辖区社区结对共建,以党建助推社区“法治乡村”建设。

接下来,街子旅游环保法庭将带来哪些新举措?

怎样将司法有机融入社会治理

怎样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新需求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责任编辑:审管办(研究室)
联系我们